图说:微软-仪电人工智能创新院与上海交通大学安泰经济与管理学院签署科研合作协议 新民晚报记者 马丹 摄(下同)
新民晚报讯(记者 马丹)人工智能(AI)正不断在各领域落地,并带来深刻变革与发展,创造出新的价值与增长。与此同时,各领域对于AI人才的需求不断扩大。昨天下午,微软-仪电人工智能创新院与上海交通大学安泰经济与管理学院签署科研合作协议,双方将共同构建产学研长期合作关系,努力实现“校企合作、产学双赢”,未来将在人工智能AI课程开发、人才联合培养和科研项目等方面进一步合作。
联合开发AI人才课程
微软亚洲研究院和微软-仪电人工智能创新院院长洪小文说,未来的世界是HI+AI的世界,既需要拥有学术和理论的“Human Intelligence(人类的智慧)”,也需要AI的机器能力。“高校和企业的合作就是要充分利用院校的技术、人力等资源以及先进成熟的技术成果,协助企业不断提升相关产业的管理、应用水平;同时充分利用企业的科研能力和专业知识来提高学校的教学和科研能力,相互裨益,缺一不可。”
据了解,未来微软-仪电创新院将和交大安泰一起开展联合课题研究,并展开联合人才培养,包含双方内部的人才互动、定期互访学习和座谈;创新院在交大安泰设立博士后站;双方联合开办人工智能人才相关课程,为国家培养AI的专业人才等。
图说:未来,微软-仪电创新院和交大安泰将在人工智能AI课程开发、人才联合培养和科研项目等方面合作
基础研究是人才“短板”
近年来,上海一直致力于AI的创新发展和应用落地,然而,AI人才的紧缺正成为这一创新过程中面临的一大“难题”。在昨天的签约仪式上,*们纷纷表示,要推动上海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人工智能高地,除了做好AI应用人才储备之外,还需要培养AI基础研究人才、掌握和了解*新AI技术的行业专才。
微软-仪电人工智能创新院创立两年多来,曾对上海的AI企业做过走访——走访调研的1100余家AI企业中,仅有不足3%的企业从事的是基础研究工作。上海仪电(集团)有限公司副总裁李鑫说:“AI的创新发展不能离开基础研究。上海的AI应用人才可能并不缺,但基础研究或许确实是人才的一个‘短板’。此外,AI只是技术手段,不仅需要IT从业者参与研究,更需要行业内的专才共同创新,才能推动它在各行各业落地应用。”
而在交大安泰经管学院院长陈方若则认为,AI行业是未来社会发展重要的科技推动力量,而掌握经管能力、拥有技术背景的人才未来将推动AI创新发展和应用落地的市场化发展。
本文转载自百度新闻科技,内容均来自于互联网,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版权归属原作者及站点所有,如有对您造成影响,请及时联系我们予以删除!